數(shù)控機床上當要實現(xiàn)回轉進給運動或大降速比的傳動要求時,常采用蝸桿蝸輪副。
蝸桿蝸輪副的嚙合側隙對傳動、定位精度影響很大,因此,消除其側隙就成為設計中的關鍵問題。為了消除傳動側隙,可采用雙導程蝸桿蝸輪。
雙導程蝸桿工作原理:
雙導程蝸桿與普通蝸桿的區(qū)別是雙導程蝸桿齒的左、右兩側面具有不同的導程,而同一側的導程則是相等的。因此,該蝸桿的齒厚從蝸桿的一端向另一端均勻地逐漸增厚或減薄。
所以雙導程蝸桿又稱變齒厚蝸桿,故可用軸向移動蝸桿的方法來消除或調整蝸輪蝸桿副之間的嚙合間隙。雙導程蝸桿副的嚙合原理與一般的蝸桿副嚙合原理相同,蝸桿的軸截面仍相當于基本齒條,蝸輪則相當于同它嚙合的齒輪。由于蝸桿齒左、右側面具有不同的模數(shù)M(M=t/3.14)。但因為同一側面的齒距相同,故沒有破壞嚙合條件,當軸向移動蝸桿后,也能保證良好的嚙合。
雙導程蝸桿主要特點:
雙導程蝸桿蝸輪副在具有回轉進給運動或分度運動的數(shù)控機床上應用廣泛,是因為其具有以下突出優(yōu)點。
1、嚙合間隙可調整得很小,根據(jù)實際經(jīng)驗,側間隙調整可以小至(0.01-0.015)mm。而普通蝸輪副一般只能達到(0.03-0.08)mm,如果再小,就容易產(chǎn)生咬死現(xiàn)象。因此,雙導程蝸輪副能在較小的側隙下工作,對提高數(shù)控轉臺的分度精度非常有利;
2、普通蝸輪副是以蝸桿沿蝸輪作徑向移動來調整嚙合側隙,因而改變了傳動副的中心距,從嚙合原理角度看,這是很不合理的。因為改變中心距會引起齒面接觸情況變差,甚至加劇它們的磨損而不利于保持蝸輪副的精度。而雙導程蝸輪副是用蝸桿軸向移動來調整嚙合側隙的,不會改變它們的中心距,可以避免上述缺點;
3、雙導程蝸桿是用修磨調整環(huán)來控制調整量,調整準確,方便可靠。而普通蝸輪副的徑向調整量較難掌握,調整時也容易蝸桿軸線歪斜;
4、雙導程蝸輪副的蝸桿支承直接做在支座上,只需保證支承中心線與蝸輪中截面重合,中心距公差可略微放寬,裝配時,用調整環(huán)來獲得合適的嚙合側隙,這是普通蝸輪副無法辦到的。
雙導程蝸輪系列
雙導程蝸輪
模數(shù) : 1.5 – 4
減速比 : 20 - 60
材料 : CAC702
熱處理 : -
齒面加工 : 切削
齒輪精度 : 研磨級
齒距精度為研磨級的雙導程蝸輪。材質為耐磨性能優(yōu)異的鋁青銅。
匹配蝸桿 :
雙導程蝸桿, 雙導程蝸桿軸
主要特長:齒距精度為研磨級的雙導程蝸輪,材質為耐磨優(yōu)異的鋁青銅。
雙導程蝸輪蝸桿
通常,調整蝸桿蝸輪側隙的方法是改變其組裝距離,組裝后若想改變組裝距離,需要對齒輪箱等做大幅度的修正作業(yè)。但是,如果使用雙導程蝸桿蝸輪的話,可以不改變齒輪箱的組裝距離即可調整側隙,所以可使組裝及維修變得非常方便。
組裝基準位置的確認
雙導程蝸桿的齒頂圓外周上刻有V槽線,是基準齒標記線。基準齒對準蝸輪的旋轉中心,按標準的中心距離a進行組裝時,齒隙被設計為0附近(±0.045)。(圖3)
組裝方向的確認
雙導程蝸桿和蝸輪產(chǎn)品上刻有箭頭標記,指示組裝方向。組裝時,首先確認蝸輪的正反面,組裝方向為蝸輪與蝸桿的箭頭方向一致。組裝方向的錯誤,會造成中心距離a比標準距離大,致使無法組裝或無法正確嚙合。(圖4)
蝸輪蝸桿的效率
蝸輪蝸桿的傳動效率隨組裝狀態(tài)及潤滑油等產(chǎn)生變化。受蝸桿驅動的蝸輪的傳動效率(軸承損失及攪拌潤滑油的損失除外)大約在30~90% 。下表中列出了標準蝸輪蝸桿的傳動效率,請作為參考值加以利用。詳細內容請參考圓柱蝸輪蝸桿的強度計算公式中傳動效率的計算項目。
蝸桿蝸輪的自鎖
不能從蝸輪驅動蝸桿的狀態(tài)被稱為自鎖。自鎖的要素有蝸桿蝸輪的材料、導程角、加工精度、軸承的種類、潤滑油等。
如上所述自鎖受各種要素的影響,不是僅僅由導程角來決定。一般情況下,單頭的蝸桿位移角為4°以下時開始自鎖。如果要徹底防止逆轉請與其他制動機構并行使用。